大家普遍認為植物具備吸收甲醛的能力,那用它們來凈化家中的甲醛是否真的可靠呢? 研究人員通過模擬含有甲醛的居室,測定了一些常見的室內盆栽觀賞植物對甲醛的處理能力。從實驗得到的吸收效率來看,植物處理甲醛的能力還不足以在短時間內顯著降低一般居室內的甲醛濃度。 舉例來說,目前被廣泛推崇的吊蘭處理甲醛的平均速度是1平方米大的葉片每小時處理0.15毫克的甲醛。實際上,通常一株的吊蘭的葉面積不足0.1平方米。也就說,一棵吊蘭1天之內能處理的甲醛總量只有0.36毫克。如果100平米,層高3米的居室內,甲醛濃度是0.5毫克/立方米的話,總共有150毫克甲醛,要降到安全標準(0.1毫克/立方米) 就需要至少清除120毫克甲醛。那這棵吊蘭要辛辛苦苦工作333天。當然,這還不算上從裝飾材料里新揮發出來的甲醛。 其他有吸收甲醛能力的植物,有的吸收速率比吊蘭稍高,有的葉面面積稍大,但都不會帶來明顯的改善,實際的處理作用還是相當有限。此外,吸收實驗的數據是在相對較小的空間里取得的。也就是說,甲醛還不能在空間隨便飄蕩,要時刻圍繞在植物旁邊才能被有效清除。形象的來說,植物不是吸塵器,而是愿者上鉤的漁網。 結論:方法部分可行,但效果欠佳。以竹炭為代表的活性炭物質對甲醛只是吸附不是吸收,這種吸附的不牢固性使得甲醛還可能被釋放出來,效果難以保證。吊蘭等植物雖然有一定的吸收甲醛的能力,但是其吸收甲醛的量很有限,想有效降低室內的甲醛含量,需要相當長的時間。雖然這兩種方法沒有什么壞處,但不要對它們的作用抱以過高的期望。而光觸媒可以徹底分解甲醛等有害物質,是目前最為有效的除甲醛方法。